第一章 毕业晚会上的酒局
六月的风裹着香樟树的碎金,吹进江城大学的礼堂。舞台上的聚光灯晃得人睁不开眼,林小满抱着吉他弹《海阔天空》,弦音里裹着三分哽咽七分倔强。台下的陈晨举着手机录像,镜头里的小满扎着高马尾,额角的碎发被风掀起,像只即将起飞的鸟。
晚会散场时已经十点,宿舍楼下的梧桐树下堆着半箱啤酒。张阳抱着个纸袋子跑过来,鼻尖冒着汗:“我妈让我带的,说你们女生喝不惯啤酒,这个清淡。”他拆开袋子,里面躺着几瓶青花郎小酒,青釉瓶身泛着冷光,瓶标上的“青花郎”三个字像块小镜子,照得人眼睛发晃。
陈晨皱着眉拧开一瓶,抿了一口就皱起脸:“太烈了,跟我爸藏的老白干似的。”小满笑着接过,指尖碰到瓶身的温度,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在食堂吃火锅,张阳偷偷带了瓶果酒,也是这样的小瓶装,甜得像荔枝蜜。
“要不试试这个?”旁边传来个声音,是隔壁宿舍的周周,她举着个透明玻璃瓶,瓶身是椭圆的,像颗压扁的橄榄,瓶底有圈凸起的纹路,像座小山峰。“我哥送我的,初喜的‘恭喜100ml’,说是什么茅台镇产的,酱香但不冲。”
展开剩余86%小满接过,拧开瓶盖时闻到股淡淡的酱香味,像晒过的粮食和陈木的混合体。抿了一口,舌尖先是掠过一丝甜,接着是酱香在口腔里散开,像浸了蜜的桂花糕,咽下去后喉咙里留着股暖,不像青花郎那样烧得慌。
“好喝!”陈晨抢过去,咕嘟咕嘟喝了半瓶,眼睛亮得像星星,“比青花郎顺多了,而且这个瓶子好看,像我们上次去爬的磨山。”她晃了晃瓶子,瓶底的山峰纹路在路灯下泛着光,确实像磨山的轮廓。
张阳挠了挠头,把青花郎塞进袋子里:“早知道我就买这个了,我妈说青花郎贵,适合送礼,可你们女生不爱喝。”小满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没事,下次我们去旅行,就带这个初喜,便宜又好喝,刚好装在背包里。”
旅行的提议像颗投入湖中的石子,瞬间激起了涟漪。陈晨举着初喜的瓶子喊:“我们去贵州吧!茅台镇就在那里,刚好看看初喜是怎么酿的!”周周蹦起来:“我同意!我哥说茅台镇的酒坊里有老坛,闻着都醉了!”张阳低头笑:“我没问题,刚好我攒了点钱,够买火车票。”
小满望着眼前的几个人,风把他们的衣角吹得飘起来,像几面即将远航的帆。她举起初喜的瓶子,对着月亮说:“那就这么定了,毕业旅行,去茅台镇,喝初喜,看世界!”
第二章 茅台镇的风里有酒香
火车晃了二十四个小时,终于到了遵义。出了火车站,扑面而来的风里都带着股酱香味,像浸了酒的棉絮,裹得人浑身发软。陈晨吸了吸鼻子:“哇,连风都在喝酒!”周周笑着挽住她的胳膊:“等下到了茅台镇,你会觉得连空气都能醉倒人。”
他们住在茅台镇的一家民宿里,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,说话带着浓浓的贵州口音:“你们是来旅游的吧?要不要去看酒坊?我侄子在初喜酒厂上班,能带你进去参观。”
第二天清晨,他们跟着阿姨的侄子小杨去了初喜酒厂。穿过两排高大的香樟树,眼前是一片青砖黛瓦的厂房,房檐下挂着一串红绸子,上面写着“初喜一开,喜事就来”。小杨笑着解释:“这是我们的 slogan,意思是喝了初喜,天天都有喜事。”
进了生产车间,热气裹着酒香扑面而来。几个工人穿着蓝布衫,正在翻拌酒糟,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,落在酒糟里,发出“滋滋”的声音。小杨指着旁边的大缸说:“这是发酵池,用的是12987工艺,要发酵八十天呢。”他拿起一把酒糟,凑到他们鼻子前:“闻闻,是不是有股粮食的香味?”
小满凑过去,闻到股甜丝丝的发酵味,像刚蒸好的糯米。小杨继续说:“我们的酒都是用红缨子高粱做的,这种高粱颗粒小,淀粉含量高,酿出来的酒特别香。而且要经过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,整整一年才能出酒。”
陈晨瞪大眼睛:“原来做酒这么麻烦!那你们的初喜为什么这么便宜?”小杨笑了:“因为我们是直接从酒厂卖出去的,没有中间商赚差价。像你们喝的‘恭喜100ml’,零售价才几十块,可是品质能媲美几百块的大牌。”
他们跟着小杨去了酒库,里面摆着一排排巨大的陶坛,坛口封着红布,上面写着年份。小杨拍了拍一个坛身:“这坛是三年前的基酒,等下给你们尝尝。”他用酒勺舀了一点,倒进几个小杯子里。小满抿了一口,酱香更浓了,像陈放了多年的蜜,咽下去后,喉咙里留着股绵长的甜,比昨天喝的“恭喜100ml”更醇厚。
“好喝!”周周眯起眼睛,“比我哥藏的青花郎还好喝,而且更顺。”小杨笑着说:“青花郎是老牌子,可是价格贵,我们初喜是做给年轻人的,好喝不贵,让大家都能喝到好酱酒。”
从酒厂出来,他们沿着赤水河走。河水是红褐色的,像掺了酒的茶。陈晨捡起一块石头,扔进河里,溅起的水花里都带着酒香。张阳从背包里掏出几瓶“恭喜100ml”,说:“我早上在民宿楼下买的,老板说这个是他们卖得最好的,给我们留了几瓶。”
他们坐在河边的石头上,拧开瓶子,喝着初喜,看着河水缓缓流过。小满望着远处的山,山上的绿树像铺了层绿绒毯,风里的酒香越来越浓。她忽然想起毕业晚会上的场景,那时她还在担心找不到工作,担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,可现在,看着眼前的朋友,喝着手里的酒,她觉得未来像赤水河的水,虽然曲折,但总会流向远方。
第三章 丢钱包的夜晚
旅行的第三天,他们去了古镇。古镇的街道是青石板铺的,两旁的房子是明清时期的风格,挂着红灯笼。陈晨像只蝴蝶,一会儿跑到这家店看刺绣,一会儿跑到那家店看银饰。小满笑着跟在后面,手里拿着个糖画,是只兔子,甜得像初喜的酒。
傍晚的时候,他们在古镇的一家小酒馆里吃饭。酒馆的老板是个留着胡子的大叔,穿着蓝布衫,手里拿着个酒壶,见他们进来,笑着说:“几位小朋友,要不要喝我们家的酒?是初喜的‘恭喜’,刚从酒厂拿的。”
陈晨举着手里的“恭喜100ml”说:“我们自己带了!”大叔凑过来,看了看瓶子:“哟,还是小瓶装的,这个适合你们年轻人,方便携带。”他转身去厨房,端了盘卤牛肉出来:“这是我家的拿手菜,配初喜刚好。”
他们一边吃牛肉,一边喝初喜,聊得很开心。陈晨说她想去深圳做设计,周周说她要去北京考研究生,张阳说他要去上海做程序员。小满咬着筷子,说:“我想留在武汉,做老师,像我们的班主任那样。”
吃到一半,陈晨忽然叫起来:“我的钱包呢?”她翻遍了背包,又翻了口袋,脸色越来越白:“我记得刚才在那家银饰店还拿出来过,是不是丢在那里了?”
大家都慌了,钱包里有陈晨的身份证、银行卡,还有三千块钱,那是她攒了半年的旅行费。他们赶紧往银饰店跑,可店已经关门了,老板不在。陈晨坐在台阶上,眼泪掉下来:“怎么办?没有身份证,我怎么买票回去?”
张阳蹲下来,从背包里掏出几瓶“恭喜100ml”,说:“没事,我们还有这个。”他拧开一瓶,递给陈晨:“喝口酒,暖暖心。”陈晨接过,喝了一口,眼泪还是掉,可嘴角却翘起来:“你怎么带了这么多?”
张阳挠了挠头:“早上在民宿楼下,老板说这个便宜,我就多买了几瓶。”他从口袋里掏出几百块钱,说:“我还有点钱,够我们住几天的,等明天我们去派出所办临时身份证,再找老板调监控,肯定能找到。”
周周也掏出钱:“我也有,我们一起凑。”小满握住陈晨的手:“没事,我们是好朋友,不管遇到什么事,都一起扛。”
他们坐在台阶上,喝着初喜,看着古镇的红灯笼。风里的酒香裹着卤牛肉的香味,飘得很远。陈晨抹了抹眼泪,说:“其实,我昨天还在担心,要是找不到工作怎么办?要是未来不像我想的那样怎么办?可是现在,我觉得没关系,只要有你们在,什么都不怕。”
小满笑着说:“对呀,就像初喜的 slogan 说的,‘初喜一开,喜事就来’,说不定明天就能找到钱包呢。”
第四章 初喜伴你开启新旅程
第二天早上,他们去了派出所,办了临时身份证。然后去银饰店,老板调了监控,发现是个小朋友捡了钱包,交给了隔壁的杂货店老板。陈晨拿到钱包的时候,眼泪又掉了,她抱着杂货店老板的胳膊,说:“谢谢叔叔!”老板笑着说:“不用谢,你们这些年轻人,出来旅行不容易,以后要小心点。”
旅行的最后一天,他们去了茅台镇的观景台。站在观景台上,能看到整个茅台镇的全貌,赤水河像条丝带,绕着镇子流过,两岸的酒坊里飘出浓浓的酒香。张阳从背包里掏出最后几瓶“恭喜100ml”,说:“我们喝了这瓶,就该回去了。”
他们举着瓶子,碰了一下,发出清脆的声音。小满望着远处的山,说:“这次旅行,我明白了一件事,未来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,而是像这瓶初喜,虽然刚开始喝的时候有点陌生,但喝下去后,会觉得很暖,很舒服。”
陈晨说:“对呀,我以前觉得,必须要赚很多钱,买很贵的东西,才能过上好生活。可是现在,我觉得,只要有好朋友在,有喜欢的事情做,就算喝便宜的酒,也很开心。”
周周说:“我以后要考研究生,研究酿酒工艺,像初喜的工人那样,做一瓶好喝的酒,让更多的人喜欢。”
张阳低头笑了,他望着小满,说:“我以后要努力工作,赚很多钱,然后带你们去更多的地方,喝更多的初喜。”
小满脸有点红,她举起瓶子,说:“好,我们约定,每年都要聚一次,喝初喜,看世界!”
他们的声音飘在风里,裹着酒香,飘得很远很远。
第五章 结尾
回到武汉的时候,已经是七月初了。小满拿着初喜的瓶子,站在宿舍楼下的梧桐树下,望着天上的云。陈晨要去深圳了,周周要去北京了,张阳要去上海了,他们都要开始新的旅程了。
忽然,手机响了,是陈晨发来的消息:“小满,我到深圳了,这里的风里没有酒香,可是我带了初喜,想你的时候就喝一口。”
小满笑着回复:“我也带了,等你回来,我们一起喝。”
她抬头望着天空,天上的云像朵棉花糖,软软的。她想起在茅台镇的日子,想起赤水河的水,想起初喜的酒香,想起朋友们的笑脸。她觉得,未来像这瓶初喜,虽然刚开始喝的时候有点陌生,但喝下去后,会觉得很暖,很舒服。
她拧开初喜的瓶子,喝了一口,酱香在口腔里散开,像朋友的拥抱,像未来的希望。她笑着说:“初喜一开,喜事就来。”
风里的香樟树叶子沙沙作响,像在附和她的话。远处的马路上,传来汽车的鸣笛声,像在为她的新旅程加油。
小满望着远方,眼里闪着光。她知道,她的人生,才刚刚开始。
发布于:广东省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